恒大跌落神坛的速度的确快的超乎想象,两年时间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,真的太短了!
说白了,恒***生了什么跟国内大部分地产企业发生的事情是一样的。
他们在这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,就是疯狂圈地,疯狂囤地,疯狂盖楼,然后抵押,抵押,再抵押,不断地把所谓的企业体量疯狂放大。(但实际上用的都是别人的钱,看似庞大,实则空虚)
然后在这个疯狂扩张的过程中,突然遇到政策管控,突然自我发展出现问题,紧接着就是刹不住车的“暴雷”。
他们这种类型的企业太大,大到老百姓觉得他们不能倒,其实才是最大的风险。因为他们一犯错,几乎很难掉头弥补,亏空漏洞实在太大。
恒大就是这样,之前疯狂扩张,然后遇上了政策收紧,然后遇上了自我发展偏差,紧接着就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,一笔债务接一笔债务的现实来临。
近2万个亿的负债啊,怎么还?怎么补?
我在建筑工地开过二十年,开发商都有一个智囊团,这些人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分析数据,很少有人到现实中去实地调研,而且不受人反驳,有两点支撑他们的信心,一是城镇化在中国还走二十年,二是还有五亿农民排队要进城买房炒房置业,住房,商铺还有很大空间,未来中国两城连一体,三城甚至五六七八城要连成一体,国家放开生育,未来中国二十亿人口不是梦。
从地产巨头到负债两万亿,恒大集团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?
恒大现在已经有公开的债务1.***万亿,另外他自己公布有资产2.3万亿。表面上看好像资产大于债务,但是实际上,如果算细账,早就资不抵债。他自己生产的那些资产,有很多打五折未必卖得出去,而那些债务都是真金白银,并且还有不少***债务没有计算在内。
问题出在哪里?实际上他的问题和去年被棒喝的马某人套路差不多,就是加大杠杆,画大饼,圈地盘,争取大而不能倒。
具体地,***如它有一亿资金,先欠着部分资金圈下三亿的地,然后拿地做抵押再去贷款五亿,拿五亿拿更多的地;另一方面,房子地基还没做出来,先卖期房,把买房者的资金收起来也去买更多的地。这样循环起来,实际上他有一亿资金,但是手里已经有了十亿的地。
在规模搞大以后,给建筑商开空头支票,让他们带资进场,用自有资金盖楼,这又是空手套白狼的手段,很多建筑商活干完了,钱没拿到,或者只是拿到无法兑现的债券、商票。
当然,他们还利用手里拿到的资金,干一些造势的项目,例如玩足球,造汽车,买飞机,捐款搞所谓慈善等等等等。
好在监管部门发现了这里边的巨大风险,及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范,几道紧箍咒下来,这类公司立马现出原型。现在欠***地款的,土地将被收回,收了业主房款的,业主催着交房,材料商、建筑商因为拖欠了大量款项,现在必须交现款才进场,才发货;银行则忙着催缴已贷出的款。而他们自己内部,资金链断裂,虽然高喊保交楼,但是没有钱,一切都无从谈起,信用***以后,没有人再愿意欠款。
所以说,现在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:想交楼,得有人干,干的人要求先付款否则免谈,但是楼盖不起来,也没有什么款,银行更是釜底抽薪,谁也不会轻易再贷款。
解决这一系列问题,真的需要大智慧。
从地产巨头到负债两万亿,恒大集团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?
这个 问题,90年代一个开发商给我说一句经典话,你不要怕借银行的钱,借的越多越好。最后还不起就破产倒闭。你也不用还了。反正我没钱。耍老赖。放在现在的开发商身上一样都是这个套路,开发商准备自由资金1000万,买了地后,又去用地去银行贷款5000万。在用这笔钱开发商品房。在到银行贷款1个亿。在买地,又去用地去银行贷款5个亿。这循环操作。最后负债2万亿根本没能力还了,宣布破产倒闭。
许老板如果不跟马宝去玩什么坑人的金融游戏,也不至于有今日之囧。但国家英明,及时审查否掉了马宝一伙的阴谋,使中国金融得健康发展。一个想榨干人民的企业,倒了也就倒了,没什么遗憾,挺起华为这样的企业,才是国人之幸!国家之幸!
之前赚的钱,有股东分红,有股民分红,有员工奖金,也有员工工资,所以开销比较大,还有国家税收,还有捐款,还有足球队,还有一些汽车开资,恒大冰泉,恒大粮油都是开销,所以说花钱地方太多了!
企业还有很多银行贷款,还有很多利息,还有涂土地储备情况,都是要花钱的,还有无数个恒大文化旅游城项目,投资,尤其海南海花岛恒大真的是没少投资,有些项目在亏本生意,你信不信吗?恒大地产赚钱。恒大物业赚钱,但是恒大汽车,恒大足球都是赔钱买卖!
这次全国更多项目停工,影响不好,但是恒***布了,保楼令,军令状,按时完工,交房,很多项目停工,老百姓对恒大信息不足,导致了恒大售楼部销售额下滑严重,这就是集团公司的情况!
但是对于蒙哥来说。还是希望恒大能挺过些,挺过艰难的一关,从新给老百姓信心。把房子盖起来,按时交工,老百姓口碑还是有的!这就很不错的!
2015年以前,地产从黄金期,到2018年,过渡到白银期,在国家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房地产可为一枝独秀,早期拿地成本低,房地产商都学李嘉诚,土地拿下来先捂着,过上个三年五载,在逐步开发,一期比一期卖的贵,房地产经过早期的野蛮生长,几乎让所有的房地产商挣得盆满钵满,也让那些早期炒房客挣得盆满钵满,随着中国的经济从高速发展,转换到高质量发展,这一时期,经济属于波动较大,增长放缓,逐年推高的地价,地王频现,甚至会出现,面粉比面包还贵的现象,那房地产商为什么还要拿地呢?因为不拿地就贷不到款,没有后续的资金进入就填不了前期留下的坑,周而复始,直到把自己玩死,由于前几年的房产生意很好做,钱来的太快,很多大型的房地产企业,纷纷开始,多元化发展,成立集团,哪热门就凑哪去,光伏,新能源车,文化***,旅游,赛事转播,甚至买下足球队,买下俱乐部,有钱就好,什么都买,管它价值如何?最后搞得一地鸡毛,2015年,标志性的中国企业出海年,到欧洲到美洲,见到什么买什么,也不认真做分析,有钱就豪买买买,俗话说得好,凭实力挣来的钱,也凭实力输回去,出来混,终究要还的,房地产企业给我们的启示是,一个企业做大到一定规模时,先要稳住自己的基本盘,要深耕自己的主营业务,细分市场,做到差异化经营,成立集团是必然,应先从最容易的入手,入手房地产企业上下游,形成一个闭环,如并购,钢筋水泥生产企业,物业管理公司,资产管理公司,信托公司,保险公司,设备租赁公司,等整个基本盘稳定再向外扩张,生存的概率会大一点
最后再来谈谈钱都去哪里了?
简单从一个销售部的经理,一年的收入就几百万,依此顺序往上推,总经理,董事长,没有几千万打底,工资占了大头,贷款囤地,每个月还银行的利息占了大头,逐年推高的地价,已无利可图,企业无序的扩张,消耗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,增加了企业全要素成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