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驾撞死了人一般来讲要负刑事责任。酒驾从广义上理解的话,包括法律意见上的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,这里面可能涉及的罪名有二个,一个是交通肇事罪,一个是危险驾驶罪。下面来分别分析其构成及相应的法律后果。
酒驾与醉驾的区别,根据公安部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的《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》的规定,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-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,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。
在酒后驾驶中,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,只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。即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九十二条的规定:酒后驾驶,暂扣6个月驾驶证,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。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,再次酒后驾驶的,处10日以下拘留,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,吊销驾驶证。酒后驾驶营运车辆,处15日拘留,并处5000元罚款,吊销驾驶证,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。
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,如致使一个人重伤,在酒后驾驶并且负主要或全部责任的前提下,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,会按交通肇事罪论处。如果负同等或次要责任,则只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。撞死一个人比一个人受重伤后果更严重,在量刑幅度内会更重。
交通肇事罪的刑事处罚为处3年以下***或者拘役;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处3年以上7年以下***;更多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,可以参见本人的其他拙文。
酒驾撞死人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,可定义为交通肇事罪,为结果犯。
一、交通肇事罪的主要特征
①、客体为交通运输安全。
②、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,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致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。
③、主观方面为过失。
④、主体为一般主体,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。
二、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认定与处理
逃逸是指不依法报警、保护现场、等候处理而私自逃跑。逃逸的情形有几下几种:
①、行为人肇事当场制被害人死亡又逃逸的,构成交通肇事罪。
②、行为人肇事将被害人撞成重伤且濒临死亡,即使得到救助也会死亡,这种情况下构成交通肇事罪。
法海一粟观点:醉驾撞死人,如果负事故主要责任的,则应当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。
1、法律规定。按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,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,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构成危险驾驶罪,处拘役,并处罚金。该行为如果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2、危险驾驶罪。根据刑法规定,只要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就构成了危险驾驶罪,就应当按照该条规定定罪量刑,最高拘役6个月,最低拘役1个月,并处罚金。因此,本案驾驶人已经构成危险驾驶罪确定无疑。
3、交通肇事罪。本案中,如果驾驶人负事故主要责任,则驾驶人在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同时,又构成了交通肇事罪。鉴于上述刑法规定,因危险驾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,应当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量刑。而按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,构成交通肇事罪的,处三年以下***或者拘役;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***;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***。由此可见,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比危险驾驶罪的处罚要重,因此,如果驾驶人同时构成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的,本案则应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。
关于量刑,涉及的因素很多,因不了解具体案情,因此,这里无法细说。
4、民事赔偿。民事赔偿按照交通案例法的相关规定办理。首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;不足的部分,由机动车一方按照事故责任的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至于损失总额,以江苏为例,一般而言,死一人(60岁以下),赔偿金为86万余元,丧葬费3万元左右,精神抚慰金5万元。不包括抚养费等,总额在95万元以上。具体如何赔偿,须结合具体案情方可确定。因此,这里无法细说。
法海一粟:运筹帷幄之中,决战法庭之上。
犯交通肇事罪的,处3年以下***或者拘役。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7年以上***。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因此醉驾撞死一人处3年以上7年以下***。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,处十年以上***、***或者***。
请问醉驾撞死人一般怎么判刑?
这个问题,不能一概而论。
大体上分几种情况。
第一种、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,醉酒驾车,放任危害结果发生,造成重大伤亡,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,应处10年以上***、***或者***。
第二种,肇事者全责,但是没有第一种的放任态度和极其严重的后果。
醉驾,罚款两万元以下,吊销驾照,五年内不得重考,驾驶营运机动车的,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,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,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。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,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,判处三年以下***。
第三种,肇事者主责。处理同上。
第四种,肇事者同责。一般不构成交通肇事罪。但是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,应当以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六个月以下,并处两万元以下罚金,吊销驾照,五年内不得重考,驾驶营运机动车的,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,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,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。
第五种,肇事者次责。处理同上。
第六种,肇事者无责。处理同上。